抑鬱症患者,是不是一生都擺脫不了這種病症的影響?
抑鬱症,從理論上是會伴隨一生的,但是現實中是否能夠伴隨你一生,就要看你如何認識抑鬱症,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去應對抑鬱症症狀的發生。
抑鬱症,是情感性精神疾病,也是心境障礙的一種類型,屬於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在臨床上以心境持續低落,興趣減少和快樂感缺失為主要特徵。但是抑鬱症的病理髮病機制現在並不明確。
01,為什麼從理論上抑鬱症會伴隨一生。
雖然抑鬱症的病理髮病機制並不明確,但是從抑鬱症的研究和臨床上發現,導致抑鬱症發病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遺傳基因
研究發現,抑鬱症的發生與家庭遺傳基因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家族史上有精神或心理疾病的親屬,其家庭內的成員同病率遠高於一般人群,並且血緣關係越近發病率越高,而這種遺傳基因是無法規避的。
2,人格因素
在人格特徵中,具有很明顯的焦慮,強迫,恐懼,衝動,易怒,焦躁等特質的個體,及內向,孤僻人員,是抑鬱症的易患人群。
3,心理因素
心理的健康狀況及承受能力,在發生某種事件以後,特別是重大突發的事件,在持續時間2~4個月以上的負面性生活事件,對抑鬱症的發生構成重要的影響,重大或突發複姓的生活事件如失戀,失業,挫折,失敗,離婚,失去親人等情況,也是導致抑鬱症的直接因素。
4,性別因素
從流行病學資料即臨床診斷上來看,女性與男性相比更容易患有抑鬱症,女性在遭受抑鬱病症困惑的危險性是男性的兩倍,這與女性的生理結構及思維方式,也有一定的連帶關係。
5,物質因素
臨床診斷上發現長期飲酒者有50%或以上的個體患有抑鬱症,另外其他精神活性物質,如片類物質,和抑鬱症的關係也與酒精相似。長期沉迷在網絡遊戲之中,脫離現實生活,拒絕與外界接觸的人員,也是抑鬱症或精神類疾病的高發人群。
6,社會因素
對社會有不滿的情緒或不利的社會因素,工作上發生的問題,家庭的穩定性,經濟收入比較低,在社會中形成矛盾,而遲遲不能解決的問題,也是發生抑鬱症的重要危險因素。
7,疾病因素
軀體疾病,特別是慢性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者其他慢性軀體疾病,如糖尿病,心髒病,皮膚性疾病等,由於長期受到疾病的折磨,不斷增加的病痛,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也是發生抑鬱症的重要危險因素。
8,其他因素
環境因素,藥物因素,成長因素,人為因素,生產因素等,都是造成抑鬱症的誘發因素。
以上是已知和發現的抑鬱症誘發的因素,當然還有未知和沒發現的因素存在,但是我們堅信,隨著科技的發展特別是醫學科技的不斷進步會有更多的發現和治療手段。
02,抑鬱症有哪些類型?
1,內源性抑鬱症:具有人變懶,思維比較呆木情緒變化大,情感上的憂慮,思維上的多慮五大特徵,主要是大腦生物胺引對絕對的不足而引起的。
2,繼發性抑鬱症:這類的抑鬱症,主要有自身的慢性病,如高血壓,心髒病等,長期的服藥導致情緒持續憂慮消沉而造成的。
3,產後抑鬱症:這種抑鬱症的特點是自己對嬰兒產生強烈的內疚,自卑,痛恨不愛或厭惡孩子的反常心理經常出現哭泣,失眠,食慾下降,憂鬱情緒等,不能自控,是這類抑鬱症患者的常見症狀。
4,青少年抑鬱症:這類抑鬱症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思維渙散,記憶力下降成績下降或突然下降並帶有厭學,恐學桃學或巨蟹的情緒和行為。
5,白領抑鬱症:這類抑鬱症主要發生在職業性青年身上特別是青年女性的抑鬱症患者會造成神經內分泌系統紊亂,正常的生理週期也被打亂,患者的症狀也是多樣的,除了精神壓抑,情緒低落,無所事事,愛生悶氣,思慮過度失眠多夢頭昏健忘,工作積極性下降等主要的精神症狀外,有的還會出現軀體性反應,如厭食,噁心,嘔吐為胃腸不適腹脹等消化吸收功能的失調症狀,在患病期間月經不調,經期腹痛時間不准等婦科症狀也是常見的。
03,抑鬱症的易患人群
經過臨床診斷的經驗上來看,對於平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條理性很強,工作效率高,責任心重並在某領域有突出貢獻錯在領導階層的人員容易患有抑鬱症,特別是一旦發生挫折或失敗自我感覺前途渺茫,達不到自己的既定目標,就會陷入孤立無援,導致情緒低落悲觀,很多心理學家發現抑鬱症常見於自尊心強,做事認真,追求完美,固執刻板在一生中順利的事情很多並且很少受到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又差精神和生活負擔重的人,特別是體型瘦的人,30~45歲的女性是最容易患抑鬱症的。
通過以因素,鬱症的種類和易患人群,我們不難看出在人的一生當中,我們是離不開這些因素的每一個環節,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特別是患有抑鬱症人員的治療期,所觸及到的基本上都有抑鬱症有一定的關聯,所以在抑鬱症患者的治療期間,也離不開隨時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觸發性因素的存在就直接論證了抑鬱症將陪伴我們一生的可能性,這也是抑鬱症患者,在治癒後又反复造成病症的複發重要因素之一。
04,如何擺脫抑鬱症伴隨我們一生
理論上之所以論證抑鬱症會伴隨終身,是有著他理論上的支持,確實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能離開,在生存的環境裡所有的產生抑鬱症的因素,正是這樣,要想真正的治愈抑鬱症困難確實很大,特別是現在抗抑鬱的藥物,多以安慰劑為主要成分,真正的作用只能起到減少或延緩病症的症狀發生,達不到根治的效果,這也是抑鬱症患者復發率在80%左右的原因。
那如何擺脫抑鬱症伴隨我們一生,這真的主要就靠我們個人的意志,藥物能夠幫助我們控制和減緩症狀的發生和減少,那麼如果我們每位抑鬱症患者,都能夠真正的認識到了抑鬱症,知道了抑鬱症的發病誘因是什麼?我們就可以很好的針對性的去調控我們的情緒和狀態。
特別是心理的反應,不斷通過自我的行為,來增加和強化興趣性和生活性的樂趣及滿意度,調整自我,學會改變導致抑鬱行為和思維方法,阻止在人際交往中導致抑鬱的行為方式和體現,這樣我們能夠達到真正的自我調控來修正自我行為逐步的消除抑鬱症對自我的直接影響和控制,迴避能夠影響心情的環境和事件的發生,通過藥物和心理同時治療,就一定能夠減少和控制抑鬱症狀的發生,而戰勝抑鬱症,才能回到我們幸福的生活中。